民资银行只是个炒作的概念

最近几年,中国的商业银行背负的骂名不比各级政府部门的少。除了把商业银行比作西门庆,几乎各种骂名都空降到了银行的头上。 很多人说银行是吸血鬼,实体经济经营渗淡,银行却大赚特赚。其实中国商业银行利润占GDP的比例,并不比多数国家高。银行又不是慈善企业,利率远低于民间借贷,这点利息都付不起,这种企业早就该死; 很多人说中国的银行赚的是暴利,理由是中国银行业利差大概2.5%,是日本或是台湾的两倍之多。这些人不知是瞎了眼,还是真的无知。日本这种零利率的国家,怎么可能有2%或更高的利差?台湾由于金融企业不出岛,但富士康等工业企业普遍出岛发展,导致贷款的供求关系显著倾向于贷款需求方,所以才出现超低利差。其实美国的银行业利差在3.5%左右; 很多人说中国民营企业缺乏银行的支持,得不到发展。这个时代,不要脸已经成为一批人的生存和发展之道。中国某地一个普通的强奸或是嫖娼案,因为女子母亲的上访,居然出现了死刑判决。这个女子的母亲则想通过不断的上访,将所有人判死刑。其实改革开放以来,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民营企业家。一年到头摇头晃屁股的是他们,偷税漏税的是他们,不给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是他们,不允许员工在企业内部恋爱的是他们,以行贿等方式和官员勾结的是他们,污染环境的是他们。民营企业如果有像样的经营记录,有稳定的缴税记录,有抵押品,银行怎么可能断自己的财路?以极大的杠杆经营,孤注一掷地投资,还想拉银行一起下水,银行往火坑里跳才是犯罪。

不管怎么骂银行,银行是一个黄金行业,是一个赚大钱的行业,是大家的共识。很多人幻想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后,就能缓解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的局面,促进经济发展。与其这样幻想,还不如幻想日本人突然要求中国收回钓鱼岛的管辖权,并以5%的复利,连本带利返还甲午战争时中国的1.3亿两白银的赔偿。民间资本开办银行,一定想比现有的银行更快地赚钱,赚利差更高的钱,赚成本更低的钱(给大企业贷款,而不是给小企业),怎么可能为一个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雪中送炭呢?

假设中国民间资本可以大举进入金融行业,办了较多的民资银行,不仅不能缓解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的局面,这些民间资本还可能象唐僧取经一样,面临81难。

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,办全国性的商业银行,资本金也不过几十亿元。但这个法律是10多年前的事了。真正开办一个银行,100亿元恐怕只是个门槛资金。目前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要求:(一)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%。(二)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%。(三)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%。商业银行应当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计提储备资本。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.5%,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。 这就意味着100亿的资本金,按普通贷款100%的风险权重,新设的银行只能发放100/10.5%=952亿元的贷款,按75%的贷存比的要示,最多只能吸收1270亿元的存款。按2.5%的利差算,952亿元的贷款,只能有23.8亿元的净利息收入,按目前上市银行普遍高于30%的成本收入比,假设33.3%的成本收入比,15.9亿元的净利润,扣除25%的企业所得税,只有11.9亿元的净利润。相对于100亿元的资本金,ROE还算可以。但真的是这么美妙?

新开的银行面临以下几个问题:

1、开办成本巨大 银行不可能大量出现在沙漠边缘,基本上都需要设在闹市甚至是市中心的黄金地段。这些地方不论是自购物业,还是租赁,代价都是不菲的。现有的商业银行虽然开办时也面临这些问题,但多年过后,自购办公楼的商业银行已经大赚了一笔,即使部分银行网点是租赁所得,对于已经经营成功的银行来说,丰厚的利润足以支付办公楼和网点的租金。对于新设银行,这将是较大笔的支出。银行的IT系统、安保系统,都是马虎不得的。新开办的银行需要从同行业中挖人,不管挖来的人是老银行中人事斗争的失败者,还是升职无望的怀才不遇者,薪酬都需要高于原有银行才挖得过来。

2、品牌是个大短板 中国银行业对外资早就已经开放。和汽车、保险一样,最初人们以为外资银行进了中国,就如同虎入羊群一样,中国的银行业将不堪一击,外资银行将攻城掠地。实际情况是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是外资银行的高管弱智吗?不完全是。其实不光是外资银行,就是股份制银行,在各大城市虽然办理业务排队人数明显不如四大国有银行,但对于普通居民来说,老银行很可靠,有品牌,虽然曾经的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很高,但对于广大城镇和乡村的居民来说,农行是可以依赖的。突然出现一个苏宁银行,或是阿里巴巴银行,我不大相信能得到居民的认同。而银行吸收不到足够的存款,就无法发放较多的贷款。

3、网点少极不利于吸收存款

4、市场高度竞争,生存和发展的缝隙小 当年股份制银行就是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缝隙中发展起来的,现在新设的银行就需要在国有银行、股份制银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、农村信用社的激烈竞争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缝隙。有人说中国的银行业垄断,也不知这些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。垄断分独家垄断和寡头垄断。实际上中国有法人资格的银行有好几百家,怎么能说是垄断?为争抢优质客户,为吸收高净值客户的存款,银行的客户经理们打破了头。新设民营银行靠什么来挖走老银行的客户和储户?说到做火锅的海底捞,做汽车的丰田,当年快速发展夺得PC市场份额第一名的戴尔,都建立起来别人看得见学不会的优势,新设银行能靠什么?靠利率高一点?现在中国的存款利率还没有放开,即使放开了,如果存款利率高一点,就必须发放高风险的贷款(才能有高一点的贷款利率以弥补存款的高成本),这对风控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。

5、风控将经受考验 上文算的100亿资本金的银行一年净利润,还没有提到银行的不良资产。只有不良资产为零,才不需要提不良资产的坏账准备金,不需要以利润来冲销不良资产。1亿元的正常贷款,只能有不到200万元的净利润,但如果1亿元贷款由于不当干预,或风控能力不尽人意,损失了0.5亿,就需要另外几十亿的正常贷款的利润,才能弥补这个损失。相对于经营十多年的商业银行来说,如何谨慎地发放贷款,如果追讨不良资产,相对都比较有经验,但新设银行,还是风控制度的撰写和成稿,就需要较多的时间。如何找到精兵强将充实于风控部门,也是一个难题。现在的银行,已经是较多官员子女的工作安置地。

6、股东能否安分守己是个未知数 大概在2011年,民生银行出了本书,介绍民生银行建行15周年的一些历史。其中提到,一开始民生银行广泛吸收民营企业家的出资,成立了一家股东众多,没有一家股份有能力控股或相对控股的银行。不少股东就认为,自己所在地的民生银行的行长就应该由自己来指定,并视民生银行的贷款为理所应当的事。结果是民生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也一度达到了10%以上。所以民营银行要稳健地经营,还需要远离股东的不当干预。前两年山东有个城商行出事,大概是事涉票据诈骗案,结果这个案件据公开报道,事涉山东7个厅级干部。出事后,有分析称,这和城商行的行长和其他高管由地方政府指派不无关系。民营银行需要吸取这个教训。

7、资本金的紧箍咒 新设银行如果想尽快多设一些网点及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,增加资本金以解除贷款增长的桎梏,就必须不断地补充资本金。而上市的银行,恰恰已经在最近几年中大量补充了资本金,并且只要净利润分红少一点,就能以内生资本支撑发展的需要。但新设银行要补充资本金,新的投资人就会要求较高的回报率(较低的入股价格)。新设银行能否以大银行普遍采用的次级债、混合资本债来补充资本金,也是个未知数。 8、地方政府基本不大可能支持新设民营银行的发展 对于大型国有银行,由于实力雄厚,和地方政府是互相支持的关系。城商行,由于地方政府普遍拥有较多的股份,也是地方政府支持的对象。但新设银行,就不要指望地方政府的支持了。

所以,一些上市公司准备开办银行的计划,只能是一个炒作的概念。银行的开办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,最初几年一定是成本巨大,回报较少,在初始投资巨大,回报率低的情况下,还需要不断地增加投入。个人并不看好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前景,摆在这些资本前面有太多的未知数。 于是,最近全部抛光了有银行概念的友阿股份,并抛售了90%左右的苏宁云商。苏宁仓位较大,从苏宁的走势来看,其实不着急大幅减仓,不过考虑到最近股市很可能有一定的调整,需要降低20个百分点以上的仓位\,于是苏宁卖得多了一些。目前个人持有最多的,还是银行,仓位占到60%以上。银行很赚钱,银行股估值很低,为什么不买?个人认为,银行股的市盈率在15倍是比较合理的水平,即按现在的估值,应该上涨2倍。考虑到牛市不会一蹴而就,银行的利润还将稳步增长(M2的增长速度将在10%以上毕业证档案,银行的利润怎么可能有下降?)则当牛市来临之时历任校长,银行市盈率涨到25倍并不是什么幻想,则较多的银行股完全有可能从目前的价值,上涨5倍左右。 来自于新浪:

上篇:涪陵职业技术学院图片|成绩单|档案|学历证明下篇:图片|档案|成绩单|学历证明|历任院长|学位证样本